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未憎轻簿走,窃誉希山林。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
天子思太平,此非久滞淫。
形式:古风押[侵]韵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行舟江上、与友人欢聚而又不得不离别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朋友深厚情谊和对知识学问的尊崇。
"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开篇便描写了急流湍漾的江水,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中的心境,似乎是因为忙碌而未能静下心来寻找文墨,但也可解为是在这奔腾不息的自然景象面前,文字变得微不足道。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舟人之歌在耳边回响,这种简单而质朴的声音却触动了诗人的内心,让他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污浊和压抑,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者是内心的忧虑。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宜宾之地,一带山水间的宁静与美好,但系缆待发的船只却在告诫着时间即将过去,这里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哀愁的情感。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诗人仓促之间向友人道过新年的祝福,而远处的乐声传入耳中,增添了一份节日的喜庆气氛。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这里写的是朋友间的宴饮场景,丰盛的佳肴和美酒象征着深厚的情谊和欢聚时光。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在欢声笑语中,不觉天色已晚,而诗人衣服上竟然爬满了蟾蜍,这或许是对生活中细小而又不为人注意之事的捕捉,也反映出诗人对周遭世界观察入微的态度。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诗中的这两句转而谈及军事策略和用兵之道,显示了作者不仅是文人,亦关注国家大计,胸怀壮志。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接下来则是一番对文学创作的讨论,对“月蚀”这一主题的探索和感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未憎轻簿走,窃誉希山林。"诗人并没有轻视那些奔波于世间的人,而是希望能够在世俗之外获得一份清净和赞誉,这里的“希山林”可能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学说及其规范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珍视。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诗人立志要改变过去的愚蠢,要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即使是普通的柴火和参天之草,也愿意去努力争取。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在与朋友的分别中,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情感,这种情感越来越深刻。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坚定的意志,不要像那些在山涧中自鸣自唱的老松一样,而是要有所追求和作为。
"天子思太平,此非久滞淫。"最后,诗人提到皇帝对于天下太平的渴望,这并非是一时之愿,而是深远的期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际交往、文学创作、国家大计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动荡年代里对于友情、学问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