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
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
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
我留侍玉座,弱步攲丰扛。
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
不肯入州府,故人馀老庞。
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庞。
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
形式:古风押[江]韵翻译
我家在峨眉山的阴影下,你我同属一地。我们相隔六十里,共享着玻璃江的水。江山美景不会拒绝任何人,照进千万户人家的窗户。只是窗内的人,心中坚守不屈。你回去治理你的小国,大钟声沉闷如微弱的撞击。我留在这里侍奉君王,脚步虚弱倚着拐杖。年轻人多有杰出才能,名声与儿童一样响亮。他们不愿踏入州府,只愿留下老友的面容。我热切地询问你的消息,珍惜你那霜白的容颜。你将以什么迎接我归来?冬酿的酒已开封待春暖。注释
峨眉:四川的名山。同一邦:同一个地区。玻璃江:可能指清澈的江水。窗中人:诗人自己或对方。治:治理。洪钟:大钟。玉座:比喻君王或高位。弱步:形容身体衰弱。高才:杰出的才能。黄童:幼童,此处借指名声初显的年轻人。馀老庞:老朋友的面庞。霜眉:形容白发。寒醅:冬酿的酒。春缸:春天开启的酒缸。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送杨孟容》。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开篇即以壮丽的山川景色描绘出作者与朋友共同生活的美好境况,峨眉山象征着高洁与雄伟,而“同一邦”则表明了他们心灵上的相通。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这里通过具体的地理距离和共同享受的自然景观,增强了友情的温馨感。玻璃江的清澈如镜,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友谊。
“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诗人巧妙地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相结合,使得自然景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怀。
“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这两句透露出一丝哀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复杂感情。窗户象征着隔绝与距离,而“寸心”则是对友情深度的抒写。
“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这里通过对朋友即将回到自己的国家去治理的小国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洪钟和微撞的声音象征着权力与秩序。
“我留侍玉座,弱步攲丰扛。”诗人则自述自己留在高处(玉座)侍奉,而“弱步”、“攲丰扛”等字眼,则透露了作者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的无奈感受。
“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这两句赞美朋友的才能超群,并将其比作古代著名的音乐家黄童,以此表达对朋友才华的高度评价。
“不肯入州府,故人馀老庞。”诗中提到朋友不愿意进入官方机构任职,这反映了朋友对于世俗官场的超然态度和不为物欲所动的高洁品格。同时,“故人”二字也透露出一份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庞。”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的殷勤关切和爱惜之情。“霜眉”则是对朋友年纪增长的委婉提及,也反映出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结尾两句中,“寒醅”、“春缸”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希望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字眼,表达了对朋友早日返回的殷切期盼,同时也暗示着自己内心对于友情永恒和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朋友、自然、个人理想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