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形式:七言律诗押[萧]韵翻译
自古以来,神仙居住的地方物产丰富,修炼有成,丹药成熟后在白天飞升天际。岩石前的宝磬在松林中回响,洞口的灵池与海洋潮汐相应和。悬崖上的百花盛开使得白日变长,夜晚鹤归时的鸣叫声遥远而清晰。登高而临,渐渐进入空灵的仙境,手拂行云,走过石桥。注释
千古:形容时间极长,从古至今。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道教的修炼场所。物象饶:物产丰富,景象繁多。道成丹熟:道教术语,指修道成功,丹药炼成。昼升霄:白天飞升到天空,喻指成仙。岩前宝磬:磐是打击乐器,宝磐可能指珍贵的道教法器,放在岩石前。转松韵:磐声与松涛相和,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洞口灵池:洞口的神异水池,常被看作是修炼的象征。应海潮:与海潮相应和,象征自然界的和谐。崖折百花:悬崖上盛开的各种花朵。迟日晚:因花开而使白日显得更长。鹤归清夜:夜晚归来的仙鹤,象征着清静与纯洁。唳声遥:鹤的鸣叫声在远方回荡。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赏山水。希夷境:希夷,指空灵、超脱的境界,常用来形容仙境。手拂行云:形象地描绘出接近云端的意境。度石桥:走过石桥,可能是通往仙境的象征。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家意象和自然美景。开篇"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两句,设定了一个历经沧桑而不朽的仙境,其中物产丰饶,道家的修炼已臻至高峰,以至于丹(指内丹或灵丹)已经成熟,可以在白日里飞升到天界。这两句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了精神层面极致的氛围。
接着"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一联,则具体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象。宝磬(即磐石)在岩前转动,发出如同古松树发出的悠扬声音,这不仅形容了自然之声的美妙,也暗示着这里是修炼静心之地。而洞口的灵池,则似乎与远方的大海相呼应,以此来表达仙境内外息息相关,既有静谧又蕴含着广阔无垠的意境。
中间两句"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则描绘了一种在仙境中的时光流转和生灵活动。崖边的百花因地势高耸而显得日落较晚,这里可能指的是时间在仙境中流逝的不同;而鹤归清夜,则是仙境中的生命活动,鹤唳声遥,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孤寂感。
最后两句"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则写诗人自己在仙境中登高临眺的经历。诗人逐渐接近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用手拂去行走时所遇到的云雾,以此来形容诗人的精神境界已经超脱尘世,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永恒之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