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西江月慢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7-14阅读数:0

唐末宋初-无名氏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形式:词牌:西江月慢

翻译

烟雾笼罩着细柳,映照在粉色的墙壁上,垂下的柳丝轻轻摇曳。正值春天逐渐温暖,微风和煦,装扮着后花园的池塘。初见桃花如胭脂般娇艳,便知江南的春天来得早。又有几枝零落的花朵,散落在地上,还未清扫。庆幸此刻正是花开的好时节,遗憾的是佳期遥不可及。听到云中传来悲鸿的叫声,引发了多少哀怨和愁绪。徒然眺望远方的高楼,却无人带来音讯。又怕是另有深意,誓言已被遗忘。

注释

烟笼:烟雾笼罩。细柳:纤细的柳树。粉墙:粉色的墙壁。律风:春季的风。佳期:美好的约会时刻。悲鸿: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谩送目:徒然远望。盟言:誓言或约定。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远方亲情的思念。开篇“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几句,便以柔和的画面捕捉读者的心怀,柳絮轻拂、花墙半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动的春日氛围。

紧接着,“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温煦与自然界的渐趋丰满。这里的“后苑台沼”暗示了一种私密而又不失豪华的空间布局。

诗人接着写道:“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此处通过对桃花初放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季节更迭和生机勃发的情感,同时也强调了时间的宝贵与美好的体验。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人并没有急于清扫那些已经凋谢的花瓣,而是任其随风飘散,似乎在这些落花中寻找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哀愁。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诗人庆幸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里停留,但同时也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隔阂带来的无奈与失落。

随后,“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一句,则通过对远方传来的悲鸣之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思念。这里的“云里悲鸿”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

在最后几句中,“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诗人的目光穿越了重重叠影的楼阁和遥远的天际,却发现没有人能够跨越空间与时间的隔阂,将心声传达。这里,“音书”暗指着书信,这种古老的沟通方式在当时是联系远方亲人的重要手段。

结尾处,“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诗人担忧的是那种深沉的情感与承诺可能随时间而淡忘。这里的“盟言”包含着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忧。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美好的领略,对亲情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与空间隔阂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