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形式:词词牌:山亭柳翻译
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注释
西秦:地名,在今甘肃省榆中北。博:众多,丰富。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斗:竞争。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高遏行云:《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遏,止。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负:辜负。‘数年”二句: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漫:枉,徒然。采:选择,接纳。《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山亭柳·赠歌者》,通过对歌者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感慨与同情。词中以“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起笔,形象地写出歌者的出身和技艺精湛,仿佛她把一生都赌在了歌唱之上。接着,“花柳上,斗尖新”描绘了她在歌唱中的创新与争胜,以及“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的绝妙技艺,展现出她的才华横溢。
然而,词人也揭示了歌者的辛酸,“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暗示了她在京城漂泊的艰难生活,只能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糊口。词人对她的遭遇深感同情,不禁问道:“衷肠事,托何人?”表达了对歌者无人诉说内心苦楚的忧虑。
最后,词人寄予希望,如果有人能欣赏她的才华,“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她愿意倾尽所有去演唱。而当她于宴席上演唱时,竟“一曲当筵落泪”,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再次强调了她的悲凉处境。“重掩罗巾”则以动作收束,刻画出歌者强忍泪水、独自承受的凄凉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歌者的经历,展现了北宋时期歌女们的命运多舛,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她们的深深同情和对艺术人才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