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念奴娇(其三)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10-15阅读数:0

宋-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形式:词牌:念奴娇

翻译

我来凭吊古人的陈迹,登上高楼,却落得愁闷无穷。当年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处?满目所见只是千古兴亡的遗踪。夕阳斜照着迷茫的柳树,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中,风儿吹拂着高树,掠过荒凉的丘垄。一只孤独的船儿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回想当年那功业显赫的谢安,晚年被迫在东山闲居,也被悲哀的筝声引起伤恸。建功扬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儿辈身上,漫长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于寻觅,岁月又将无情地逝去,谁能安慰我的情怀共饮酒一盅?早晨以来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忧悚。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赏心亭:位于建康下水门之上,下临秦淮河,是当时的游览名胜,辛弃疾特爱登此亭眺望。吊古:凭吊古迹。危楼:高楼,此代指赏心亭。斛:度量容器,古人以十斗为一斛。虎踞龙蟠:形容建康城地势之险要,气势之峥嵘。兴亡:指六朝兴亡古迹。偏重于“亡”。陇:田埂,此泛指田野。乔木:高大的树木。片帆:孤舟。喷霜竹:谓吹笛。喷,吹奏。霜竹,秋天之竹,借以指笛。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风流:指谢安丰采照人,英才盖世。东山岁晚:谓谢安晚年。泪落哀筝曲:晋孝武帝末年,谢安位高遭忌。“儿辈”二句:言谢安将建功立业的机会都交付给儿辈,自己惟以下棋度日。宝镜难寻:喻知我者难觅。碧云将暮:言天色将晚,喻岁月消逝,人生易老。杯中绿:杯中酒。波浪翻屋:形容水势汹涌浩大。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念奴娇·其三》。辛弃疾以登高吊古为引子,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自身境遇的感慨。"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描绘了词人登上高楼,却因所见所感而引发无尽的忧思。"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表达了对南京昔日繁华的怀念,以及眼前衰败景象的无奈。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历史的沧桑。"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借景生情,船只远去,笛声悠扬,更添离别之感。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词人追忆东晋谢安的风流往事,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只能在棋局中消磨时光。"儿辈功名都付与",表达了对后代未能继承家业的失望。"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借酒浇愁,但美好的事物已难觅,无人共饮。

最后,"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以江上的狂风巨浪象征词人内心的激荡和国家的动荡不安,收束全词,意境悲壮。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沉思的豪放派词作。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