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形式:古风翻译
蘅芜和杜若最早在春天开花,梧桐和楸树每值夏日便绿叶成荫。吹响笙管时真好是秋风乍起,安置暖酒已是冬雪漫天。注释
四气:四季阴阳、寒热之气。这里当是指四时、四季。蘅:蘅芜,一种香草。若:杜若,一种香草。首春华:最早在春天开花。华,同“花”,开花。梧楸:梧桐和楸树。翳:遮蔽,这里指梧桐、楸树枝叶茂盛。笙:一种管簧乐器,笙箫易抒悲秋之情,故说“鸣笙起秋风”。鉴赏
这首《四气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王微所作,巧妙地描绘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与氛围。
首句“蘅若首春华”,以蘅若(一种香草)作为春天的象征,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梧楸当夏翳”一句,通过梧桐和楸树在夏日的茂盛,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浓荫蔽日、绿意盎然。
“鸣笙起秋风”则将秋天的凉爽与音乐的和谐完美结合,仿佛悠扬的笛声唤起了秋风,渲染出秋天的宁静与丰收的喜悦。“置酒飞冬雪”则以冬日的雪花与欢聚的宴席相映成趣,展现了冬季的纯洁与人们在严寒中共享温暖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四季的不同风貌,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