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形式:古风押[齐]韵翻译
石头如同精心雕琢的美玉,远方的烟雾仿佛被削成乌黑。它落入我患病的手心,像深沉的乌云覆盖着茂盛的草木。这其中有何美好,让我欣喜若狂。它既像阮籍的随意,又像嵇康的洒脱。我在醉意中挥毫,仿佛得到了天地的完整,如同彩虹般绚丽。深深感谢中书君,陪伴我在此处幽居。注释
琢玉:比喻石头经过精心雕刻,如同美玉般光滑。削黳:形容烟雾浓密,颜色乌黑。病风:形容手因病态而颤抖。玄云渰萋萋:深沉的乌云覆盖着茂盛的草木。蜡屐阮:阮籍以不拘小节著称,蜡屐形容他的随意。锻柳嵇:嵇康以刚直不阿著称,锻柳形容他的坚韧。醉笔:酒后挥毫,笔法醉人。天全:指得到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天投蜺:形容书法如彩虹般绚丽。中书君:对中书省官员的尊称,此处可能是友人的代称。幽栖:隐居或静谧的生活。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试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书写时的心境和技法的展示。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这两句描绘了山石如同精心雕琢的玉器,而远处的云烟则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入我病风手,玄云渰萋萋。”这里,“病风”可能指的是作者当时身体不适,或是借以表达一种内心的情感状态。手中的笔蘸着墨汁,如同玄色云雾般流畅自如。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作者对书写的热爱和投入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好像在追寻某种美好的东西,但又说不清楚是什么,只知自己沉醉其中。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书写的线条比作蜡烛上的花纹和锻炼过的金属边缘,形象地展现了作者笔触的轻盈与坚韧。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蜺。”“醉笔”形容书写时的自由自在,好像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作者通过这样的书法状态,捕捉到了自然界那种无为而治的美妙。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或同道中人的感激之情。在这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居所里,有知音者相伴,使作者感到温暖和欣慰。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在书法上的造诣,更通过笔墨传达了他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