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时违不自由,如烧如刺寸心头。
乌江项籍忍归去,雁塞李陵长系留。
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
须知入骨难销处,莫比人间取次愁。
形式:七言律诗押[尤]韵翻译
因为事情的现实与所料想的相违背,就如同一团烈火烧在心头,一根尖刺刺入心尖,难以使人自由。项羽于乌江狠心自刎而去,李凌被逼长留塞外一去难回。燕国破国如同六月飞霜,班婕妤就像秋天被藏的扇子一样相离弃。这种入骨销魂的愁恨,人间再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了!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哀伤与无奈,以及对往昔岁月无法挽回的深切感慨。开篇“事与时违不自由,如烧如刺寸心头”两句,通过强烈的比喻,描绘出内心的煎熬和痛楚,彷彿难以忍受。
接着,“乌江项籍忍归去,雁塞李陵长系留”两句,则是借古代忠臣李陵、项羽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与不舍。这里的“忍归去”和“长系留”,更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牵挂。
第三、四句“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变迁,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交织。霜雪破夏,反常的气候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汉宫纨扇,则是皇家生活的细节,但“岂禁秋”三字,却流露出一种无法挽留的无奈感。
最后,“须知入骨难销处,莫比人间取次愁”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哀愁之深重。这里的“入骨难销”,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悲伤已经渗透至内心的最深处,而无法磨灭。
这首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哀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