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往岁旱魃灾,赫赫炎暑毒埏垓。
垄上禾苗尽枯槁,茫茫千里赤尘埃。
疾威均为下土虐,山西之民尤可哀。
闾里饿莩无所告,昊天又降酷烈来。
草茂秋高敌势张,戎马南侵混疆场。
可怜百万生灵命,尽在边人刀下亡。
太原城外数千里,血流漂杵遍封疆。
死者纵横如山积,守臣不敢奏朝堂。
杀气腾空鬼神愁,尸填沟壑水不流。
旧时邑落数千室,而今且无二三留。
敌情变谲不可测,边将何不蚤为筹。
庙谋要得良平策,经略须用韩范俦。
朔方世为中国患,古来谁不事先忧。
君不见薄伐猃狁励士马,周王允是中兴者。
当时文武有尹公,举旗一麾清郊野。
又不见汉帝当年重细柳,亚夫军前无踯躅。
拊髀思贤一饭切,魏尚复作云中守。
天生我皇圣且仁,区区周汉岂作论。
常虑一物或失所,岂知边衅渎苍旻。
我愿君王目视远烛沕穆,望见山西境上多白骨。
我愿君王耳聪听几万里,时闻山西哭声夜不止。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山西行》由明代诗人杨爵创作,深刻描绘了山西地区在特定年份遭遇的严重旱灾与战乱的悲惨景象。
开篇即以“吾闻往岁旱魃灾,赫赫炎暑毒埏垓”两句,点明了故事背景——连年干旱与酷热,使得田野上的庄稼枯萎,千里大地一片赤色尘埃,民不聊生。接着,“疾威均为下土虐,山西之民尤可哀”强调了灾害对山西人民的特别残酷,以及他们所承受的苦难。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战争的降临:“草茂秋高敌势张,戎马南侵混疆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百万生灵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无数生命在边疆的战火中陨落。太原城外的惨状更是触目惊心,“血流漂杵遍封疆”,“死者纵横如山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诗人通过“守臣不敢奏朝堂”、“杀气腾空鬼神愁”等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恐惧与绝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旧时邑落数千室,而今且无二三留。”在战争的摧残下,昔日繁华的城镇如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居民。
最后,诗人提出了对当权者的呼吁:“庙谋要得良平策,经略须用韩范俦。”希望统治者能采取明智的策略,避免战争的发生,并对已发生的悲剧进行反思。同时,诗人也引用历史典故,提醒当权者应有先忧意识,如同周王励兵伐猃狁,汉帝重视边防,以史为鉴,维护国家安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