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
千年馀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
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形式:五言律诗押[灰]韵翻译
在寂寞的番君之后,光明的帝王之子降临。经历了千年的故国,曾经的一切只剩下空荡荡的遗迹。日月交替升起落下,湖光山色展现无遗。由此可知,爽鸠之乐在于自然,不必如雍门之哀感叹世事无常。注释
番君:指古代的统治者或地方首领。光华帝子:比喻有威严或高贵气质的新来者。故国:过去的国家或故乡。空台:废弃的平台或遗址,象征过去的繁华已逝。日月:太阳和月亮,代表时间流逝。湖山:自然景色,象征生活和自然之美。爽鸠:鸟名,象征自由与快乐。雍门:古地名,这里借指悲伤或哀愁。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朱熹所作的《登定王台》。诗人通过登临定王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暗示了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现在的景象显得孤独而寂寥,定王的辉煌与今日之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千年馀故国,万事只空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消逝,只剩下遗址默默诉说着过去的荣光。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永恒不变,与人类社会的短暂相对照,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最后两句"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借用爽鸠鸟的无忧无虑,劝诫人们不必过于沉溺于哀叹,应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世事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古抒怀,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富有哲理,体现了朱熹诗歌的深沉和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