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爵惟凭六尺孤,一朝失守尽为俘。
前驱竟入鲸鲵穴,后乘空存豚犬徒。
阃内鼓旗谁更属,军中庚癸自频呼。
柏舟劲节同沦没,未审终完白璧无。
形式:七言律诗押[虞]韵鉴赏
这首诗名为《后感事四首(其四)》,是清代诗人陆世楷的作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首句“誓爵惟凭六尺孤”描绘了在危难时刻,仅凭一人之力誓死捍卫国家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忠诚与勇气。接着,“一朝失守尽为俘”则转折突兀,揭示了国家在关键时刻的败落,无数人沦为俘虏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不幸遭遇的痛心。
“前驱竟入鲸鲵穴,后乘空存豚犬徒”两句,以“鲸鲵穴”和“豚犬徒”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敌人的巢穴,后者则是失去战斗力的士兵,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力量的削弱。
“阃内鼓旗谁更属,军中庚癸自频呼”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混乱景象,阃内(指朝廷或军事指挥中心)的旗帜无人掌管,军中频繁呼唤,却无人响应,表现了国家在内政和军事上的无力和混乱。
最后,“柏舟劲节同沦没,未审终完白璧无”以“柏舟”和“白璧”为喻,柏舟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白璧比喻国家的尊严和完整。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担心国家如同柏舟般在风雨中沉没,也担心国家的尊严和完整最终消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忠诚、勇气、国家尊严的颂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