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五)相君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07阅读数:0

清-张晋

武涉已去,蒯通乃前,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君不见,种蠡张陈事可哀,时乎时乎不再来。

勇略震主身必危,足下持此将安归。

策士逞雄辨,那论汉与楚。

谁识王孙不背恩,蒯通竟以佯狂去。

高鸟尽,良弓藏,猛士何劳守四方。

钟室奇冤亦天意,此时悔不用通计。

形式: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五)相君背,通过对历史人物武涉和蒯通的描绘,表达了对智谋者命运的沉思。诗中提到武涉离去后,蒯通登场,他洞察君主的内心,指出智谋过人可能带来的危险。诗人以范蠡、文种、张良、陈平为例,说明时机的重要性,暗示英雄如种蠡等人虽有才略,但若时机不对,结局难免悲哀。

接着,诗人强调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抉择,指出蒯通虽然智谋出众,却选择假装疯狂以保全自己。这反映了在乱世中,英雄如何在生存与忠义之间寻求平衡的艰难。诗中“高鸟尽,良弓藏”引用典故,暗示功臣一旦无用,往往会遭弃,而“猛士何劳守四方”则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到钟室事件中的冤屈,认为这是天意,同时惋惜如果当初采纳蒯通的计策,结局可能会不同。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寓言式地揭示了智者在乱世中的生存智慧和命运无常,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