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中,庆华发、苍颜七十。
生处好、十分清瘦,仙风道骨。
自古天教仁者寿,只今人饮贤人德。
更一年、两度腊嘉平,垂弧夕。华堂上,灵椿匹。
兰庭下,孙枝七。望芹翁次第,年超八秩。
欢伯便同分玉髓,河儿不用闰瑶笈。
记醉时、三万六千场,从今日。
形式:词词牌:满江红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享受着安逸的生活,庆幸华发未退,颜色仍旧苍白,但神态之间却透露出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诗中提到“自古天教仁者寿”,表达了古人认为德高望重之人会得到上天的眷顾而长寿的观念。
接着,诗人描写老者的生活环境,“华堂上”和“兰庭下”的景象,展示了老者居住的环境优雅与宁静。老者的子孙满堂,孙枝七条,显然是一位家族尊长,受到族人的敬爱。
在“欢伯便同分玉髓,河儿不用闰瑶笈”一句中,“欢伯”可能是老者的小名或别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老者的深切祝愿,希望他能够和仙界的神灵共享天地之精华,不需世间凡物来装饰他的清高。
最后,“记醉时、三万六千场,从今日”则是诗人对老者寿宴的回忆与期待,三万六千场可能是对老者一生美好时光的夸张表达,也可能是对未来岁月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生活状态和家庭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德行和寿命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对老者的敬意和对生命长久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