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形式:七言律诗押[齐]韵翻译
九华山峰直插云霄,青色雾气连天让人眼花缭乱。北边仿佛切断了吴门之地,南边与楚国边界相连,感觉天空都变得低矮了。龙池的水面映照着中秋明月,石头路上的人们攀爬着汉代的阶梯。满怀遗憾,过去的游历已无法重来,我一定要登上这山,超脱世俗尘埃。注释
九华:指九华山,古代名山之一。云霓:云霞,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吴门:古地名,这里泛指江南地区。楚界:古代楚国的边界,这里指南方地区。龙池:传说中的仙湖。中秋月:农历八月十五的满月。汉梯:暗指历史上的阶梯或古道,可能象征古代文明。惆怅:心情失落、伤感。旧游:过去的游历或回忆。尘泥:比喻世俗的纷扰或尘世生活。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登山远望时的心境变化。"九华如剑插云霓"一句,以尖锐的比喻形象表达了九华山峰的陡峭与凌厉,"青霭连空望欲迷"则通过对色彩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观察地理环境,感受到天地之大和人类生活的局限,如"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所示,既展示了九华山的地理重要性,也流露出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在下片,"龙池水蘸中秋月"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而"石路人攀上汉梯"则透露出了登山的艰辛和诗人的坚持。最后两句"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现实中的不易,以及通过攀登九华山来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声。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