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形式:词词牌:菩萨蛮翻译
竹梢掠过石阶上,带来阵阵寒风,摇碎珠帘上玲珑的月光。山枕隐去了她的浓妆,只看见绿檀枕端,画着一对描金的凤凰。蛾眉淡淡地簇拥着忧伤,她虽身在吴宫,心儿却在遥远的故乡。恨春去匆匆春情更浓,画楼更漏声声敲打着她的无眠,无眠的情思里天边又泛起了晨光。注释
除:台阶。珠帘月上:是“月上珠帘”的倒装句。山枕:枕头形状如山。隐:隐没。又作凭依。秾妆:即浓妆。绿檀:指檀枕。金凤凰:指枕的纹饰。蛾:眉,犹言蛾眉。吴宫:吴地的宫阙。残点声:即漏壶滴水将尽的声音。表示天将明时,漏尽更残。鉴赏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夜景图。首句“竹风轻动庭除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竹林中的清凉风声,以及庭院中清冷的氛围,为诗画设定了一种静谧和空旷的基调。
接着,“珠帘月上玲珑影”则将视线引向室内,珠帘在明亮的月光下投射出精美的阴影,这不仅增添了室内空间的温馨感,也让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柔和的色彩。
第三句“山枕隐浓妆”中的“山枕”形象,可能暗示着主人公依靠着窗棂或其他高处物品,远眺外面的夜景,而“隐浓妆”则让人联想到月光下山峦的轮廓,或许是诗人心中所蕴含的情感之深沉。
第四句“绿檀金凤凰”描绘出精致的室内装饰,或许是一件以绿色为背景,镶嵌着金边花纹的凤凰图案,这既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也反映了一种富丽堂皇的生活状态。
下片则转向情感表达,“两蛾愁黛浅”中“两蛾”可能指的是眉毛,通过眉间微蹙表现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故国吴宫远”则点出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吴宫”或许是古代地名,也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最后两句,“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春恨”常指春天的情感波动,而“正关情”则强调了这种感情的重要性和迫切感。“画楼残点声”中的“画楼”可能是装饰精美的楼阁,而“残点声”则是对某种声音的描绘,这声音或许是夜晚中最能触动人心的细微之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室内环境、情感和回忆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