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綵仗攒。
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
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
形式:七言律诗押[寒]韵翻译
城头朝阳照亮了城墙,仪仗队整齐排列城下。大道上扬起的尘土中,千军万马汇合一处,百姓齐声欢呼。仰望楼台仿佛接近天空容易,但改变异族服装回归传统却艰难。清澈的水不要让它浑浊,从此赤岭归属长安的管辖。注释
城头:城墙之巅。旭日:早晨的太阳。阑干:城墙上的栏杆。戎綵仗:军中的仪仗队伍。攒:聚集。九陌:京城的大道。尘埃:飞扬的尘土。千骑合:众多骑兵汇聚。万方:各地,民众。臣妾:百姓,这里指臣服的人。一声欢:齐声欢呼。楼台:高楼台榭。乍仰:突然仰望。中天:天空中央。衣服:服饰。左衽:古代中原地区的衣襟向左掩,异族则相反。清水:清澈的水。波浪浊:水变得浑浊。赤岭:地名,可能指边关之地。长安:古都,这里代指唐朝首都。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军事阅兵仪式,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节日的喜悦气氛。开篇“城头旭日照阑干”一句,便设定了一个阳光明媚、金辉灿烂的场景,旭日象征着皇权的光辉,而“城下降戎綵仗攒”则透露出一种威武庄严的氛围。
随后的“九陌尘埃千骑合,万方臣妾一声欢”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阅兵场上的壮观景象。千骑聚集,尘埃飞扬,却又在一个声音中归于和谐统一,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军威与民心的结合。
“楼台乍仰中天易”一句,则从高处眺望的角度,描绘出观者对于这壮丽景象的仰视之感,似乎一切都在天之下变得渺小。紧接着,“衣服初回左衽难”则抒写了时间流转和习俗变迁的情怀。
最后两句“清水莫教波浪浊,从今赤岭属长安”,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家安稳、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这里的“赤岭”可能暗喻着一片繁荣与和谐,而“从今”则表示了这种状态将持续到未来。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力丰富,每个字句都充满了力量与节奏,是对盛唐气派的一个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