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依然草色薰。柳棉犹未卸,雨如尘。
相望珠箔一年春。江城畔,无地展芳尊。
桃蕊两三分。竹篱茅舍外,乍含颦。
少年何处醉红裙。风光好,留与白头人。
形式:词词牌:小重山鉴赏
这首清代谭献的《小重山·二月二日同冯笠尉江皋村行》描绘了春天乡村的景色和情感。开篇“陌上依然草色薰”,以“薰”字形象地写出春草的香气弥漫,展现出早春的生机盎然。接着,“柳棉犹未卸,雨如尘”描绘了柳絮未落,细雨如尘的景象,营造出朦胧而静谧的氛围。
“相望珠箔一年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隔窗相望,共享春光的情境,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江城畔,无地展芳尊”则流露出诗人与友人欲共饮赏春的遗憾,暗示了相聚不易的淡淡哀愁。
下片转向对桃花的描绘,“桃蕊两三分”写出了桃花初绽的娇嫩,而“竹篱茅舍外,乍含颦”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少女般的娇羞,更显其动人。最后,“少年何处醉红裙”借问青春少年的去处,暗含对青春易逝的惋惜,而“风光好,留与白头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美好春光留给年华老去的自己,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