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伯乐亦久矣,骏马何由千里至。
披图犹似得权奇,岂伊画师知马意。
何人致此铁色骊,旋毛绕腹新凿蹄。
帝闲远谪天驷下,驰来月窟浮云低。
古王有土数千里,八极周游宁用尔。
方今万国效奔命,合遣龙媒献天子。
飙驰电没争辟易,万里所向无前敌。
男儿马上定乾坤,腐儒诗书果何益。
几愁骨折青海烟,黄沙野雪穹庐前。
幸逢好事写真传,似向长鸣谁与怜。
嗟我身如倦飞鸟,十年茧足愁山川。
安得千金购神骏,揽辔欲尽东南天。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骏马图》以元代诗人大欣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骏马图景,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抱负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开篇即以“世无伯乐亦久矣”感叹,暗喻人才被埋没的时代背景,引出骏马虽有千里之能却难以施展的无奈。接着,“披图犹似得权奇”,通过一幅画作,仿佛窥见了骏马的非凡之处,但“岂伊画师知马意”,画师或许未能完全捕捉到马的真正精神。这一转折,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中理解与表达不一致的感慨。
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匹铁色骊马,其特征鲜明,形象生动。“旋毛绕腹新凿蹄”、“帝闲远谪天驷下”,通过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马的外在美,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诗人想象这匹马在帝王身边驰骋,游历八荒,却感叹其在当今时代似乎并无用武之地。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方今万国效奔命,合遣龙媒献天子”,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际遇的深切关注。然而,“男儿马上定乾坤,腐儒诗书果何益”,诗人自问,自己是否应该像骏马一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还是应该坚守书斋,以诗书为伴?这种内心的挣扎,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子普遍面临的困惑与焦虑。
最后,“几愁骨折青海烟,黄沙野雪穹庐前”,诗人设想自己骑着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却只能“幸逢好事写真传,似向长鸣谁与怜”。这不仅是对骏马的同情,也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慨。而“嗟我身如倦飞鸟,十年茧足愁山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疲惫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骏马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个人抱负、社会现实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丰富,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