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拍浮浮几酒樽,梅花入梦酒归魂。
半窗寂寞猿三咽,满户萧骚月一痕。
山后山前鸠唤妇,舍南舍北竹生孙。
天明醉醒策霜竹,春在江天芦荻村。
形式:七言律诗押[元]韵翻译
轻轻晃动着的酒杯中,梅花幻化入梦,酒香也似乎带着灵魂归来。窗户半掩,孤独的猿猴发出三声哀鸣,月光洒落,只留下一道痕迹。山后山前,斑鸠呼唤着伴侣,屋舍四周,竹林新生了竹笋。天亮时分,我从醉眠中醒来,手持竹杖,走过霜白的竹林,春天就在江天之间、芦苇与荻花的村庄。注释
拍拍浮浮:形容酒杯中的液体摇晃不定。梅花入梦:比喻酒香或梦境中出现梅花,象征高洁。猿三咽:猿猴连续三声哀鸣,表达寂寥之情。月一痕:形容月光如痕,映照出环境的寂静。鸠唤妇:斑鸠呼唤伴侣,象征夫妻情深。竹生孙:竹子新生竹笋,象征生命的延续。策霜竹:持杖行走于霜白的竹林,形象生动。芦荻村:江边的芦苇和荻花村庄,描绘出宁静的乡村景象。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饮酒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自己的愉悦心情。开篇“拍拍浮浮几酒樽”,立刻带领读者进入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浮浮”给人以轻松惬意之感,似乎诗人正沉浸于这种享受中。
紧接着,“梅花入梦酒归魂”,这里的“梅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有可能蕴含着对高洁品格或某种特定情怀的寄托。诗人似乎在用酒来洗涤心灵,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然而,在“半窗寂寞猿三咽”一句中,突然间传来了猿啼的声音,这不仅增添了一丝孤寂感,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独与忧伤。这种情绪在“满户萧骚月一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月光下的一切似乎都被赋予了淡淡的哀愁。
但随后,“山后山前鸠唤妇”和“舍南舍北竹生孙”,诗人又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繁盛景象。这里的“鸠唤”和“竹生孙”都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乐观情绪。
最后,“天明醉醒策霜竹”,春日饮酒后的诗人似乎在清晨的阳光下缓缓苏醒,这里的“策霜竹”又一次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界的美丽。结尾处的“春在江天芦荻村”,则是对整个春天景色的一个总结,通过“江天”与“芦荻村”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无尽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自然界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