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阳山高,不敌穹窿半。
而我登其颠,振衣凌汗漫。
居然五岳尊,突作三吴冠。
天目来蜿蜒,具区环浩涆。
排云豁洞庭,出日恍秦观。
䆳谷吐烟霞,层峦入霄汉。
盘纡磴道危,杳霭峰纹乱。
石裂纷下驰,厓崩划中断。
崚嶒结鹫头,逶逦出龙干。
钟磬发林间,招提在天畔。
古松剥生皴,丰草深没骭。
藤坞既蒙茸,雨泉亦漫漶。
传闻古鱼吏,白日生羽翰。
仙踪不可求,目境有馀玩。
辟谷辞人间,愿与赤松伴。
形式:古风押[翰]韵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申时行所作的《登穹窿山入宁邦寺》。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穹窿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句“昔闻阳山高,不敌穹窿半”,以对比手法,将阳山与穹窿山的高度进行比较,突出穹窿山的巍峨。接着,“而我登其颠,振衣凌汗漫”描述了诗人亲自攀登至山顶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征服的决心。
“居然五岳尊,突作三吴冠”两句,诗人将穹窿山的地位提升至与五岳并列,同时指出它在三吴地区的独特地位,强调其非凡之处。接下来,“天目来蜿蜒,具区环浩涆”描绘了山势连绵,湖水环绕的壮丽景象。
“排云豁洞庭,出日恍秦观”则展现了山中云雾缭绕,日出时分仿佛置身于古代画师笔下的仙境。随后,“䆳谷吐烟霞,层峦入霄汉”进一步描绘了山谷间烟雾缭绕,层层山峦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盘纡磴道危,杳霭峰纹乱”写出了山路的险峻和山峰的错落有致。接着,“石裂纷下驰,厓崩划中断”描绘了岩石断裂,悬崖峭壁的险峻景象。“崚嶒结鹫头,逶逦出龙干”则以生动的比喻,形容山峰的形状如同鹫鸟之头,蜿蜒曲折如同龙脊。
“钟磬发林间,招提在天畔”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庄严,以及远处寺庙的轮廓。“古松剥生皴,丰草深没骭”则通过古松和茂密的野草,展现了山林的原始风貌。“藤坞既蒙茸,雨泉亦漫漶”描绘了藤蔓覆盖的山洞和雨水汇聚的泉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传闻古鱼吏,白日生羽翰”引用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仙踪不可求,目境有馀玩”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但又意识到难以寻觅。“辟谷辞人间,愿与赤松伴”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与仙人赤松为伴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