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
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
不知明日为谁黄。
形式:词词牌:浣溪沙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浣溪沙·重九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珠桧丝杉的冷意和山城的凄凉景象,营造出一种秋日重阳的萧瑟氛围。"珠桧丝杉冷欲霜"一句,以冷峻的珠桧丝杉暗示季节的转换,仿佛寒霜将至,增添了节日的寂寥感。
"山城歌舞助凄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即使在欢庆重阳节的歌舞中,也透出一股淡淡的哀伤。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且餐山色饮湖光"则转向自然景色,试图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享受眼前的美好,暂时忘却人生的忧虑。诗人与友人挽着手,共同欣赏这美丽的秋景,希望能留住片刻的欢乐。
"共挽朱轓留半日"中的"朱轓"代指官车,诗人与朋友一同挽着官车,表达了他们对官场生活的留恋,以及对重阳佳节的珍惜。"强揉青蕊作重阳"则是说他们勉强摘取菊花,以应重阳习俗,尽管心中可能并不十分情愿。
最后,"不知明日为谁黄"以菊花的凋零象征岁月的无情流逝,暗示未知的未来,让人不禁对明天的变故产生一丝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