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
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
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
形式:古风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与宇宙的和谐之美,同时融入了对道德与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开篇“百川如镜。天地爽且明”,以百川之水比作明镜,映照出天地间的清爽与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意境。接着,“云冲气举。德盛在素精”两句,将云的冲举与道德的崇高相联系,暗示了高尚品德如同清气升腾,纯净而深远。
“木叶初下。洞庭始扬波”描绘了秋季树叶飘落,洞庭湖开始泛起波澜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变化。而“夜光彻地。翻霜照悬河”则通过夜光穿透大地、霜光照耀河流的描述,展现了夜晚的神秘与壮丽,同时也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宁”表达了万物收获的喜悦与一年劳作即将结束的安宁,体现了对农事丰收和生活安定的赞美。最后,“浃地奉渥。罄宇承秋灵”则以大地接受恩泽、天空承载秋日神韵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与宇宙和谐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道德、社会秩序与宇宙和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