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白沟行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24阅读数:0

宋-王安石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形式:古风

翻译

白沟河是宋辽交界的边塞之地,年年都有送迎辽国使臣的事情。辽国人常常借口打猎亲侵扰边界,边界上的驻军却不知道点燃烽火发出警报。边塞护卫着广阔的农业生产地区,幽燕两州韵蚕桑生产又占宿极重要的地位。可是边界上的守将对此毫无所知,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当儿戏,如果想找像李牧、廉颇那样的良将,那就更是找不到了。

注释

白沟:宋辽之间的界河。蕃:指辽国。塞,边塞。送迎蕃使: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起,北宋每年要向辽交纳大量银绢以为“岁币”,两国岁岁通使往来。故诗中云“年年事”。蕃马:指辽国军人。射狐兔:狩猎野兽,实际是指辽军越境骚扰。不道:不说,不认为有必要。烽燧:烽火,边境上报警的信号。鉏:同锄。耰:古代用来平整土地和覆盖种子的农具。接塞垣:延伸到了边界地区。幽燕:指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北部一带地区。桑叶:代指农桑,即庄稼,暗川原:山川原野一片翠绿。棘门:原为秦京宫门,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灞上: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面,是军事要地,文帝令刘礼领兵驻守。李牧、廉颇:都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名将,都曾打败过北方的强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生活的景象,蕃使是古代指西北少数民族的使者,他们年年来往于白沟河边的边塞之地。诗中“送迎蕃使年年事”表现了边塞军民对这些外族使者的接待工作。然而,这些频繁的外交活动并未带来和平,反而是汉兵对于烽烟警报的漠视,“汉兵不道传烽燧”暗示了一种战争与威胁的氛围。

“万里锄耰接塞垣”则描绘了边塞军民筑垒戍守的艰辛劳作,通过“幽燕桑叶暗川原”勾勒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自然景观。最后,“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中,孩子们在城墙上嬉戏,而历史上的名将李牧和廉颇的故事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这也许是在反映边塞生活中的平淡与战争历史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艰苦、孤独以及历史沧桑。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