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哀小乙(其三)原文及翻译

作者: 时间:2025-09-22阅读数:0

清末近现代初-郑孝胥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

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

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

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

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

形式: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郑孝胥所作的《哀小乙(其三)》。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生死的沉思和哀悼之情。首句“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描绘出一种凄凉的场景,如同面对亲人的遗体,诗人感到恍若梦境,现实与幻觉交织。接下来,“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界限的困惑,既非完全理解,也非极度悲痛,而是陷入一种复杂的内心状态。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暗示生命的轮回,认为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如同鱼儿化为鸢鸟飞翔,是一种解脱。然而,“久羁等一纵”又透露出对束缚的不甘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人感慨,“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即使灵魂尚爱惜生命,但预感自己的命运也将面临同样的转变,这让人难以揣测。

“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进一步表达了哀悼之情,如同新生的伤口需要时间愈合,诗人的情感也在新旧哀痛之间徘徊。最后两句,“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诗人意识到这种生死的哀情终将降临到自己身上,而“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则揭示出对生存意义的质疑,认为如果只是苟延残喘,那么活着反而成了耻辱,不如无谓地死去。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生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哀悼之情。

标签: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