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有诗客李发,字之曰清閒处士。
而蜀有豪士王当,以为盖谢敷之流。
其清也不登市井之陇,其閒也不嗅王公之钩。
傲睨万物,逍遥一丘。
身与长松共老,名与北斗俱休。
涪翁曰名之不称实也久矣,吾子何以是为哉。
书潞则失涿,谓鹰则化鸠。
故一以我为马,一以我为牛。
盖有有其实而不受,亦有无其实而固求者也。
常试为吾子道清閒之致乎。
水之为物,甚寒而极清。
郁为坚冰,得温而释,遍利诸生。
云之为物,无心而出岫穴。风休雨息,反一无迹。
我观古人,以是为则。
若夫污泥浊水,与蛙同生,不溷其清。
自操井臼,日耕荒徼,未尝不閒。
惟有道者能藏于天,吾子何处焉。
清閒曰我无所用于世,而从所好。
惟水云与之忘老,何敢以为有道。
涪翁曰舐痔十乘,曹商自优,非君清流。
商财计得白圭,拟国以閒为慝。
虽然同一大梦,达者先觉。方在蚁垤,忧乐计校也。
世无公孙侨孔仲尼,谁辨梦觉。
亦曰举世溷浊,惟我独清。
万法本閒,而人自扰扰尔。
形式:古风翻译
在快乐的山中,享受着茂盛树木的荫蔽。有人在此游玩,风云变幻如马,鸥鹭飞翔如舟。有位诗人李发,字为清閒处士。蜀地豪杰王当认为他像古代的谢敷一样高洁。他的清高不在市井争斗,他的闲逸不沾权贵气息。他傲视万物,在这小丘上自由自在。与长松共老,名声与北斗星齐名。涪翁说他的名不符实已久了,你为何如此呢。如书中的潞,则失去了涿,如鹰则变为鸠。他们或视我为马,或视我为牛。有的有实际能力却不接受,有的无能力却坚持追求。我试着向你描绘清闲的意境。水虽寒冷清澈,结成坚冰后遇暖融化,滋养万物。云无心出岫,风停雨歇,踪迹全无。我看古人,以此为榜样。即使身处污浊,如蛙般生活,也能保持清高。自己操持劳作,每日耕耘荒野,心中常感悠闲。只有有道之人能超脱尘世,你又在哪里呢。清闲的人说我在世间无用,只随喜好而行。只有水云相伴,忘记岁月流逝,不敢自称有道。涪翁说舔痔之事,曹商自以为高明,但非君子清流。曹商算计得逞,以闲适为恶行。然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梦中,智者先知。如同蚂蚁筑巢,我们在忧虑和欢乐中度日。世间没有公孙侨、孔仲尼那样的人,谁能分辨梦境与现实。也有人说,世界浑浊,唯我独清。万物本就闲适,只是人们自己纷扰不已。注释
至乐:极乐之地。嘉木:美好的树木。樾:树荫。天游:遨游天空。清閒处士:清高闲适的隐士。豪士:豪放之士。盖谢敷之流:类似谢敷的高尚人物。市井之陇:市井间的争斗。王公之钩:权贵的宴席。傲睨:傲慢地看。逍遥:自由自在。北斗:星宿名,象征地位。舐痔:比喻卑鄙的行为。曹商:战国时期的人物,以谄媚著称。白圭:古代的美玉,比喻廉洁。蚁垤:蚂蚁堆成的小土丘,比喻微小。公孙侨孔仲尼:公孙侨、孔子,均为古代贤者。溷浊:污浊。万法:万事万物。扰扰:纷扰。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清闲处士颂》,通过对“清閒处士”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一种超脱世俗、清高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人物李发,被赞誉为清閒处士,他的清高不涉足尘世的纷争,闲适却不慕权贵。诗人将他比作谢敷一类的人物,强调他的清高和逍遥。
诗人黄庭坚通过比喻,如水的寒冷清澈、云的无心出岫,表达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有道之人能超然物外,而李发虽自称无用于世,却只随喜好而活,与水云相伴,自得其乐。同时,诗人批评了那些如曹商般的世俗之人,他们追求财富和权力,而非真正的清闲。
最后,诗人指出世间浑浊,唯有清闲处士能保持清醒,而他自己也认同这种心境,认为万物皆闲,只是人们自己制造纷扰。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优美,展现了黄庭坚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事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