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度千山赤。
麇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
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形式:古风翻译
早晨离开新息县,初见一池碧波荡漾。傍晚抵达淮南村,穿越了无数红山岗。在古老的边防,鼯鼠哀鸣,雾雨笼罩驿站。回望梁楚郊野,永远与中原相隔遥远。黄州在哪里?遥想云梦泽的壮丽。我此生如浮萍,起初并未选择归宿。只要有鱼和稻谷,生活所需已经满足。特别欣慰小儿子,年幼无忧,生活安逸。陪伴他度过困苦,我们的肝胆如铁石般坚韧。真想与他促膝长谈,岂止是寄予病痛中的慰藉。注释
新息县:古代地名。一水碧:清澈的水面。淮南村:淮南地区的一个村庄。千山赤:形容山岭众多且颜色红艳。麇鼯:鼯鼠,一种动物。古戍:古代的边防要塞。破驿:破败的驿站。梁楚郊:泛指长江、汉水之间的地区。黄州:宋代贬谪之地,今湖北黄冈。云梦泽:古代湖泊,今湖北荆州一带。生理:生活所需。小儿子:诗人指自己的孩子。安佚:安宁舒适。肝肺如铁石:形容情感坚定。晤语:面对面交谈。衰疾:衰老的疾病。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称为苏东坡)的作品,名为《过淮》。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内心的思想感情。
诗中开篇“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两句,描绘了早晨离开新息县时,眼前的景象是一片翠绿的水色,这种用词既生动又鲜明,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紧接着,“暮宿淮南村,已度千山赤”则表达了傍晚到达淮南村时,经过了千山万壑,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红色的景象,这种色彩的转换,反映出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观的多变。
“麇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两句中的“麇鼯”意指古时边塞上的哨所,这里的描述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重感,以及诗人的旅途不易。随后的“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在接下来的几句“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中,诗人提到黄州,而后又自比为客,使人感受到苏轼游历四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待遇事物的豁达态度。
“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佚。”这里,“鱼与稻”象征着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而“独喜小儿子”的句子,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希望家人能够平安无忧。
最后,“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中的“相从艰难”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共度难关的坚定决心,而“肝肺如铁石”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感的深沉和坚不可摧。末句“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中的“晤语”指的是与家人团聚时的情谊交流,这里不仅是对健康的祝愿,更是对亲情的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苏轼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人生哲理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