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形式:词词牌:贺新郎翻译
拖着手杖,独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还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注释
鼻息鸣鼍鼓: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谁伴我”二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夜半闻鸡同起舞剑的故事。见《晋书·祖逖传》。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贺新郎·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词采用了豪放与细腻并重的笔法,既有开阔的意境,又不乏深沉的情感。
“曳杖危楼去”一句,以行走者之姿,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情。接下来的“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则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夜景图,斗大的天幕下,波涛汹涌的大海与高耸的山峰相交织,月光如水般流淌,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壮丽而又孤寂。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心境,是一种解脱与不安的交织。这里的“扫尽浮云”,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澄清。
而后面的“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与怀念的情绪。这里的“宿雁”,是诗人旅途中的伴侣,而“寒芦深处”,则是他夜宿之地,这些都是对远行者生活的描写。而“关河空吊影”则是对故土的无尽思念,"鼻息鸣鼍鼓"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至于“谁伴我,醉中舞。十年一梦扬州路”,这里的“醉中舞”,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酒精的作用下忘却烦恼,也可以看作是对往事的一种逃避。而“十年一梦扬州路”则明显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与怀旧。
接下来的“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中,“故国”的提及,更是深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要斩楼兰三尺剑”,则显示出一种决绝与坚定的意志。
最后,“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一句,诗人通过对古人故事的提及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而“过苕溪、尚许垂纶否”,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探询。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怀旧与坚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