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
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形式:词词牌:一七令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而又洁净的月光,它不仅照耀了广阔的天空,还映照出了万物的形象。中秋之夜,人们围坐共赏这圆满的美好,同时也在讨论诗和哲学,享受着这宁静而深远的时刻。
玉兔指的是月亮中的神话生物——玉兔,它常被用来比喻月亮的皎洁与纯净。桂枝则是指中秋节时人们折取的桂树枝条,用以祭月或作为装饰。在这首诗里,玉兔难以穿透,意在形容月光之强烈,而桂枝被人共享,则象征了这一美好景致被众人共同欣赏。
“万象照乃无私”表达了月亮不偏不倚地照耀一切的品质。而“琼台岂遮君谒”则指出了这种美好是无法被隐藏的,任何人都可以向往并欣赏它。
最后两句,“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诗人通过弹奏琴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那别致的鹤鸣声似乎与琴声相呼应,却又显得那么独立和清晰。这里强调了音乐和自然声音之间的和谐共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美景的交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和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希望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