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山嶙嶙,乱石矗矗,山石硗聱车碌碌。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出乎两崖之隘口,忽见百里之平陆。
坡长坂峻牛力疲,天寒日暮人心速。
杨褒忍饥官太学,得钱买此才盈幅。
爱其树老石硬,山回路转。高下曲直,横斜隐见。
妍媸向背各有态,远近分毫皆可辨。
自言昔有数家笔,画古传多名姓失。
后来见者知谓谁,乞诗梅老聊称述。
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
乐能自足乃为富,岂必金玉名高赀。
朝看画,暮读诗,杨生得此可不饥。
形式:古风翻译
浅山起伏,乱石林立,道路崎岖车辆艰难行进。山路蜿蜒依着溪谷,车轮歪斜马车似要翻倒。出了狭窄的山崖口,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原。山坡长陡牛力疲惫,天寒日暮心情急切。杨褒忍饥在太学任职,用微薄薪水买到这幅画卷。他喜爱画中老树硬石,山路曲折回环可见。画面美丑、远近分明,各有各的姿态。据说早年有几家笔法,古画虽有名但作者已失传。后人看到这画,不知作者是谁,我请梅老作诗以记。古画重意境而非形似,梅诗咏物情感直接。能忘却形体而领会意境的人少,不如通过诗画感受更直观。这才明白杨生真是奇人,画与诗两者皆精。快乐源于内心满足,财富并非仅指金银财宝。早晚欣赏画,夜晚吟咏诗,杨生有了这些足以度日。注释
嶙嶙:形容山石高低错落。矗矗:形容乱石耸立。硗聱:形容山石坚硬难行。车碌碌:形容车行艰难。涧谷:山谷。侧辙:偏离正轨的车辙。隘口:狭窄的通道。平陆:平坦的陆地。坡长坂峻:坡度大,地势险峻。梅老:诗人梅某。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盘车图》,通过对一幅描绘山石道路和车辆艰难行进画面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诗中通过"浅山嶙嶙"、"乱石矗矗"等词描绘了山石的险峻,"侧辙倾辕如欲覆"则形象地刻画了车辆在崎岖山路中的艰难前行。诗人以"坡长坂峻"、"天寒日暮"渲染环境的艰苦,又借杨褒忍饥购得此画,表达了对艺术作品背后艰辛创作的敬意。
"古画画意不画形"点明了画作注重意境而非细节的再现,而梅诗"咏物无隐情"则暗示诗歌同样直接表达情感。诗人认为欣赏画作和诗歌能让人忘却外在形式,深入体会内在精神,这正是杨生所具有的独特趣味。最后,诗人强调了精神满足的重要性,认为杨生拥有画作和诗歌的双重享受,已经超越了物质财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一幅盘车图的生动评析,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见解,以及对杨生品味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