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士元简介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东南 一作:西南)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唐·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唐·郎士元
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
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
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
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夜泊湘江》 唐·郎士元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
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 唐·郎士元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
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
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
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
《塞下曲》 唐·郎士元
宝刀塞下儿,身经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
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
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
《郢城秋望》 唐·郎士元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送别》 唐·郎士元
穆陵关上秋云起,安陆城边远行子。
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唐·郎士元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题精舍寺(一作酬王季友秋夜宿露台寺见寄)》 唐·郎士元
石林精舍武溪东,夜扣禅关谒远公。
月在上方诸品静,僧持半偈万缘空。
秋山竟日闻猿啸,落木寒泉听不穷。
惟有双峰最高顶,此心期与故人同。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唐·郎士元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送杨中丞和蕃》 唐·郎士元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
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鼙。
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
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闻吹杨叶者二首》 唐·郎士元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天生一艺更无伦,寥亮幽音妙入神。
吹向别离攀折处,当应合有断肠人。
《送张光归吴》 唐·郎士元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留别常著》 唐·郎士元
岁晏苍郊蓬转时,游人相见说归期。
宓君堂上能留客,明日还家应未迟。
《冯翊西楼(一作张继诗)》 唐·郎士元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闻蝉寄友人(一作李端诗)》 唐·郎士元
昨日始闻莺,今朝蝉又鸣。
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
因垂数行泪,书寄十年兄。
《咸阳西楼别窦审》 唐·郎士元
西楼迥起寒原上,霁日遥分万井间。
小苑城隅连渭水,离宫曙色近京关。
亭皋寂寞伤孤客,云雪萧条满众山。
时命如今犹未偶,辞君拟欲拂衣还。
《送麹司直》 唐·郎士元
曙雪苍苍兼曙云,朔风烟雁不堪闻。
贫交此别无他赠,唯有青山远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