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满江红(招云岩、朔斋于雷园,二公用前雪韵赋梅)》 宋·李曾伯
万紫千红,都不似、玉奴一白。
三数萼、有冰霜操,无脂粉色。
长共竹君松友伴,岂容蝶使蜂媒入。
似惠和、伊任与夷清,兼三德。
《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 宋·李曾伯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
疑是玉为州。
《水调歌头(丙戌寿蜀阃)》 宋·李曾伯
千一载英杰,百二国山河。
提封几半宇宙,万里仗天戈。
十乘晋军旗鼓,三岁秦关扃锁,地利属人和。
位次功第一,未数_侯何。
《沁园春·送李御带珙》 宋·李曾伯
唐人以处士辟幕府如石、温辈甚多。
税君巽甫以命士来淮幕三年矣,略不能挽之以寸。
巽甫虽安之,如某歉何!临别,赋《沁园春》以饯。
水北洛南,未尝无人,不同者时。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宋·李曾伯
对西风、先自念莼鲈,又还月生西。
叹平生霜露,而今都在,两鬓丝丝。
当年门垂蓬矢,壮岁竟奚为。
磊落中心事,只有天知。
《一剪梅(乙卯中秋)》 宋·李曾伯
人生能有几中秋。
人自多愁。
月又何愁。
老娥今夜为谁羞。
云意悠悠。
雨意悠悠。
自怜踪迹等萍浮。
去岁荆州。
今岁渝州。
可人谁与共斯楼。
归去休休。
睡去休休。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宋·李曾伯
自六朝、用武诧荆州,襟喉重疆陲。
更西风似箭,峡江如线,事势夔夔。
须仗中流砥柱,天付治平谁。
甚矣吾衰矣,将老东篱。
《声声慢(赋红梅)》 宋·李曾伯
红绡剪就,绛蜡熔成,天然一种仙姿。
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
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
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
《念奴娇(丙午和朱希真老来可喜韵)》 宋·李曾伯
云胡不喜。
得抽脚篮中,安身局外。
世路风涛都历遍,几度眉攒心碎。
八尺滕床,二升粟饭,方寸恢余地。
《满江红(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宋·李曾伯
姑射山人,仙去后、唯存标格。
犹赖有、墨池老手,草玄能白。
留得岁寒风骨在,岂烦造化栽培力。
有世间、肉眼莫教看,非渠识。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宋·李曾伯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
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
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
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贺新郎(自和前韵)》 宋·李曾伯
问讯南州守。
怅吾生、今非昔比,后犹今否。
涉尽风涛凭个甚,一瓣心香在袖。
人竞说、顽哉此叟。
《沁园春(送乔宾王)》 宋·李曾伯
二十年前,黄州竹楼,共酬好春。
记淮_江表,群贤毕集,清明上巳,二美相并。
一枕黄粱,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堪嗟处,怅光阴易老,犹困西尘。
《沁园春(乙卯初度和程都大韵)》 宋·李曾伯
雪山有缘,白首重来,信不偶然。
怅怆凄未洗,平戎何策,英灵不绝,赖蜀多贤。
耆旧二三,甲兵百万,力障狂澜回巨川。
秋声静,共巍楼把酒,自足筹边。
《浪淘沙(舟泊李家步)》 宋·李曾伯
斜日挂汀洲。
帆影悠悠。
碧云合处是吴头。
几片寒芦三两雁,人立清秋。
柳外莫停舟。
休问闲愁。
人生江海一萍浮。
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
《兰陵王(甲寅初度和次贾韵)》 宋·李曾伯
问梁益。
天设金城铁壁。
西风外,依约雁来,还报关山旧秋色。
三秦听汉檄。
《醉蓬莱(癸丑寿吕马帅)》 宋·李曾伯
问金城方略,数十年来,谁堪称许。
万福威名,草木识淮浦。
西顾天长,中流地重,著此巨鳌柱。
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
《八声甘州(用前韵答和史制参)》 宋·李曾伯
续仲宣、一赋小呼鹰,声名满荆州。
向宾筵游戏,毫端月露,皮里阳秋。
遍历文书刁斗,何患不封侯。
横槊风烟表,独占诗筹。
《青玉案(癸未道间)》 宋·李曾伯
栖鸦啼破烟林暝。
把旅梦、俄惊醒。
猛拍征鞍登小岭。
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
马蹄踏碎琼瑶影。
任露压巾纱未_整。
贪看前山云隐隐。
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问。
《念奴娇(见郑文昌于上柏)》 宋·李曾伯
平生宦海,是几番风雨,几番霜雪。
绿野来归身强健,镜里微添华发。
剑束床头,书寻架上,富贵轻于叶。
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