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诗词大全古诗词网主要是分享唐诗、宋词、词牌名、文言文、古籍、诗词名句等。
作者: 时间:2023-08-01阅读数:0
《本草纲目·谷部·黍》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微信:371975100
上一篇:《本草纲目草部海藻》文言文
下一篇:论衡卷二十五诘术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