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陆游《南唐书》)
【注】①义祖:指徐温,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诰(李舁)的养父。②朱瑾:南唐将领。③摘语:私语。④三馆:唐以统文馆(即昭文馆、修文馆)、集贤殿书院、史馆为三馆。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
B.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
C.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
D.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孤一般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文中单指父亲去世。古人成年后死了父亲或父母双亡就不能称“孤”。
B.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其僚属由节度使辟举,上报朝廷批准。
C.“卒”是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原本适用范围很广,后专指平民百姓死。而古代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D.郎中始于战国,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在文中属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刁彦能侍奉母亲十分孝顺。他因为家贫无以奉养至亲而人仕,后来又因为要侍奉母亲而离开了王茂章。
B.刁彦能遇事临危不惧。在宣州大乱之时他挺身而出,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此举深受义祖认可和嘉奖。
C.刁彦能机警敏捷,有很强的预见力。在知训和烈祖的斗争中,他多次设法庇护烈祖,使其幸免于难。
D.刁彦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既懂得通过疏导来消除水患,又是一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采出众的大学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1)义祖闻而嘉之,以为军校,事其子知训于广陵。
(2)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
参考答案
4.(3分)C
5.(3分)C
6.(3分)D
7.(10分)
(1)(5分)义祖听说之后嘉奖他,让他担任军校,到广陵侍奉自己的儿子知训。 (译出大意给 2分;“嘉”“以为”“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2)(5分)当时权贵们在一起聚会饮酒,有的人披头散发,袒胸露腹,(如果)刁彦能在席, (大家)就都会恭谨庄重。 (译出大意给 2分;“或”“坐”“肃然”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